重視知識產(chan) 權是歐美的傳(chuan) 統,但也是中國賣家最容易忽視的。侵權事件接連發生,賣家也為(wei) 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(jia) 。據報道,香港DHL發布通知稱,美國海關(guan) 最近嚴(yan) 格調查通關(guan) 貨物的知識產(chan) 權,嚴(yan) 厲打擊假冒、漏報和謊報貨物,屆時香港DHL還將檢查100件貨物。
據美國總局稱,2017 - 2018年,美國海關(guan) 查獲了數千件與(yu) 知識產(chan) 權相關(guan) 的貨物。所涉及的貨物主要是通過進出口代理發出的,所涉及的進出口代理公司已經被列入美國政府的觀察名單。如果賣方有模仿、虛假申報和低報告,貨物將不會(hui) 被清關(guan) ,並會(hui) 被罰款,貨物的發送者可能會(hui) 被海關(guan) 列入黑名單。賣方不應該冒險催貨,尤其是那些出口到美國的貨物。
對此,一些內(nei) 部人士指出,知識產(chan) 權是企業(ye) 發展戰略的一個(ge) 非常重要的部分,尤其是在當前的國家政策和電子商務環境下。另一方麵,對於(yu) 中小企業(ye) 或賣家來說,他們(men) 要麽(me) 遵循平台的規則和程序,要麽(me) 注冊(ce) 自己的專(zhuan) 利,以避免風險,這相當於(yu) 向石頭扔雞蛋。
隨著跨境電子商務產(chan) 業(ye) 的蓬勃發展,越來越多的平台和企業(ye) 正通過一係列渠道走向國際市場。在這一國際化進程中,保護知識產(chan) 權更為(wei) 重要,特別是在歐洲和美國,那裏嚴(yan) 格要求知識產(chan) 權。然而,中國賣家在保護知識產(chan) 權方麵很薄弱,容易造成侵權,麵對巨額罰款,他們(men) 無法做出足夠的賠償(chang) 。
據報道,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在其2018年關(guan) 於(yu) 保護外國知識產(chan) 權的特別301報告中確定了36個(ge) 特別關(guan) 注觀察名單和主要觀察名單的國家,包括阿爾及利亞(ya) 、阿根廷、加拿大、智利、中國、哥倫(lun) 比亞(ya) 、印度、印度尼西亞(ya) 、科威特、俄羅斯、烏(wu) 克蘭(lan) 和委內(nei) 瑞拉,這些國家連續第14年被列為(wei) 優(you) 先觀察名單,並將繼續根據第306條進行監測。
據了解,美國海關(guan) 和邊防局(CBP)和中國海關(guan) 總署(GACC)也在2017年4月和8月開展了為(wei) 期兩(liang) 個(ge) 月的聯合行動。在這些行動中,CBP和GACC都專(zhuan) 注於(yu) 防止侵犯知識產(chan) 權的貨物進入美國商業(ye) 領域,CBP在美國邊境查獲這些貨物,GACC禁止向美國出口假冒產(chan) 品..這兩(liang) 項聯合行動繳獲了大約3500件涉及知識產(chan) 權的貨物。然而,知識產(chan) 權問題已經積累了很長時間,要徹底解決(jue) ,還有很長的路要走。